当前位置:
首页
>> 党派团体 >> 九三学社

【社员读社史】九三学社丽水市综合支社:跨入新时代(7)

微信图片_20240403145247.jpg


吕惠

九三学社丽水市综合支社社员、丽水博翔律师事务所律师

点击播放视频


7.共产党从来是有恩必报

九三学社成立大会上,被选举为九三学社理事的王卓然,于1947年回到东北。因国共战衅重开,王卓然痛感和平无望,决意远离政界,赴日经商。19515月,王卓然因在日本筹运国内急需物资,引起国民党驻日代表的注意,于是勾结日本外务省,取消了王卓然的护照,并拟将他押往台湾。幸赖朋友搭救,王卓然得以脱险,回到祖国,在天津定居下来。

王卓然从日本归来的消息,引起了一个人的关注——此人就是时任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副局长的刘尊棋。他在《不尽的思念》一文中写道:

1951年夏秋间,有一天在一个招待外宾的酒会上我看见周总理和外宾谈话之后正在休息,就过去告诉他一件事:王卓然最近从日本回到了北京。王卓然是东北有名的人物,解放前做过张学良的外交秘书,曾任东北大学代理校长,抗战期间任国民参政员。总理对王先生是相当熟悉的……另外,恩来同志还记得王在30年代在北平主持东北大学时曾经有过同情进步学生的事迹。于是他试探地问我:“好像你也和他有过什么关系似的?”我说“是的”。我就追述一下1933年我从反动派的北平监狱出来是王保释的,并说于毅夫同志在更早以前作为东北大学的学生也曾经王营救出狱。总理听了把头仰起来说:“王先生做过不少好事,我们共产党从来是有恩必报。”说到这里,他招呼了一下站在不远的统战部工作的一位姓鲁的同志,对他说:“你们研究一下,王卓然适合做什么工作,安排一下。”

过了几天,王卓然先生告诉我,统战部派了一位同志和他谈话,准备请他担任国务院参事。由于他要求做些实际工作,统战部还同意让他参加科技普及的组织。

王卓然《自传》中,对营救刘尊棋的经过,有以下记载:

先是孙夫人宋庆龄在上海组织“民权保障大同盟”,派杨杏佛北上调查政治犯情形,杨到北京找胡适之同见张(学良),张派我执行,并陪参观陆军监狱。在狱中掌火的窗口中,我认识了刘尊棋,他抗议说“水不够喝,咸菜不够吃!”我被他不屈的精神所感动,当时记下他的姓名,用英语安慰他少安,我必相机营救他出狱。到此时(张学良出国考察前)张令我替他想应办的事,我就说有两个人,以共产党嫌疑被押在陆军监狱,都是青年有为,我们何苦替老蒋为虎作伥,应当放他们出去。张稍加思索,即说“好吧!那么你替他们找个保,我批放好了。”我就用我的《外交月报》印刷所担保,保释他们出狱。刘出狱后来谢我,说她的夫人郑绪红在山东泰安教书,被韩复榘捕押判了徒刑,要我设法保释。我后来求得韩的代表刘熙众帮忙,我与他联名担保,郑亦得获释出狱。

如刘尊棋所言,王卓然在东北确实是个有名的人物。王卓然,字回波,1893年生于奉天省抚顺县莲岛湾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王卓然在奉天读书时,参加了青年基督教会,结识了少年张学良,并且成为终生挚友。

1919年,王卓然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师从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博士。在北师大学习时,王卓然曾随陶行知和美国著名教育家孟禄博士,到全国各地参观讲学。归后,王卓然综理见闻,著有《中国教育之一瞥》。

1923年秋,王卓然获得“官费”赴美留学,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深造,获硕士学位。

19287月,王卓然回到阔别五年的沈阳。此时,张作霖刚刚遇害,日本气焰嚣张。张学良得知王卓然学成归来,马上聘他做东北大学教授,并任东三省保安司令部的国际问题谘议,还请他做自己子女的家庭教师。从此,王卓然身兼三职,成为张的得力助手。张学良通电希望和平,愿意服从国民政府。王卓然极力支持,他联合沈阳、抚顺等14个县的公民代表,向奉天省议会请愿,要求东北易帜。


抗战时期王卓然(右)与抗日名将马占山将军合影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前往北平。在张学良的支持下,王卓然与高崇民、阎宝航、卢广绩、于毅夫等人在北平成立了“东北民众抗日救国会”,联络爱国志士,发行爱国奖券,筹集资金,支持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斗争。日寇大举侵华后,反诬中国有“违约侵权”54案。为了从外交上与日本斗争,王卓然建议张学良成立了“东北外交委员会”,被任命为秘书主任,专门负责收集整理出版揭露日本侵华暴行的材料,以供对日外交斗争的需要。王卓然还领导该会编辑出版了《外交大辞典》《东北问题丛书》《外交月报》。创办《覆巢》报,后改为《东方快报》,担任社长,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罪行,抨击国民党当局不抵抗政策,反映了东北人民的意愿。

1933年春,热河失守,张学良被迫下野,准备出洋考察,全权委托王卓然以东北大学秘书长代行东北大学校长职务。

张学良出国之前,在上海,王卓然与端纳力劝张学良戒毒。王卓然以苦肉计,率其子女下跪,苦苦相劝,终使身体衰弱、毒瘾深重的张学良答应接受戒毒治疗。治疗期间,王卓然与端纳日夜轮流守候,直至张学良以巨大的忍受力完成戒毒——张学良将军无异于获得了新生和再造。可以说,如果没有此次戒毒成功,也就没有后来震惊世界、改写中国历史的“西安事变”。而王卓然对张学良的苦心劝谏与爱护,实在是功莫大焉。

193612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王卓然闻讯后即命《东方快报》公开报道事实真相,在北平广为散发。张学良送蒋被囚后,王卓然连夜赶写《张学良到底是个怎样人》一书,于1230日加快印出,带200本亲赴南京散发,为张学良做了有力的辩护。

1937216日,应张学良之邀,王卓然与何柱国军长去浙江奉化,与被幽禁在雪窦寺的张学良会面。张学良嘱咐他帮助东北军、西北军搞好团结,勿因自己失去自由而与南京发生冲突,要枪口一致对外。熟料,雪窦寺一晤,竟成诀别。

为了使张学良重新获得自由,在以后的岁月里,王卓然想方设法,倾心尽力,可谓赤胆忠心,情深谊厚。晚岁辗转病榻之际,王卓然对张学良仍是牵牵念念,至死不能释怀……

“西安事变”后,王卓然仍以《东方快报》与《外交月报》为工具,极力鼓吹抗日复土。他协助长子王福时等人翻译、出版了《外国记者西北印象记》(美国记者斯诺撰写的《西行漫记》最早的中文节译本),秘密发行。同年6月,王卓然与高崇良、阎宝航等东北爱国人士在北平成立“东北救亡总会”。卢沟桥事变后,他暂避斯诺在北平的盔甲厂胡同家中。几天后,斯诺护送他乘火车去天津。分手时,王卓然将张学良送给自己的一支小手枪交给斯诺,请他再赴延安采访时转赠毛泽东。

1937年“东北救亡总会”主席团成员在武昌留影。

(前排左起)卢广绩、王卓然、孙一民

(后排左起)阎宝航、杜重远、王化一

 

1938年,王卓然被遴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他极力主张团结抗战,一致对外,释放张学良及所有政治犯。王卓然的提案往往得到参政会内中共代表和进步人士的支持。19413月,蒋介石请王卓然等12位参政员共进午餐。席间,王卓然直言政府应禁止官员经商与民争利等意见,惹怒蒋介石。不就即被参政会除名。

1946428日,王卓然应周恩来邀请,参加重庆文化界知名人士话别茶会。会上王卓然以东北人的立场呼吁停止东北的内战,释放张学良。他那慷慨激昂的演讲,使周恩来和在场听众潸然泪下。

王卓然从日本回国后,怕朋友怪他归国太迟而心怀愧疚。他决心好好学习改造,把经商所得大部分资产,在京津两地开办了儿童科学教育馆和三所托儿所、幼儿园。他还主动恢复了九三学社组织关系,参加九三学社天津直属小组和北京分社的活动。1955年底,王卓然出任国务院参事,迁居北京,将所有开办的产业,全部交给京津有关部门接管……

“文革”中,刘尊棋被捕入狱。原因出自当年北平国民党党部捏造的一个“脱党启示”。为了还其清白,刘尊棋的子女找到王卓然求证。

早在1968年,王卓然即被以“特嫌”和“东北叛党集团”等罪名,投入秦城监狱。此时,已经82岁高龄的王卓然,沉疴在身,生命垂危,保外就医。听到刘尊棋被诬为叛徒长期系狱,王卓然强撑病体,写出长达12页的“刘尊棋是怎样出狱的”证明材料——这一天是1975130日。20天后,王卓然寒月抱憾而逝。

王卓然的证明,使被拘押了7年多的刘尊棋终得平反。刘尊棋一生两次入狱,又两次承蒙王卓然搭救出狱,可谓旷世奇恩。刘尊棋对扶危济困、义托生死的王卓然先生,自是终生感念。

另外,因为王卓然不肯写材料诬陷于毅夫有历史问题,在监狱中还被戴了18天手铐。

周恩来说,共产党从来是有恩必报。王卓然忠肝义胆,铁骨铮铮,也算得上无愧于共产党朋友。

1979825日,国务院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追悼会,为王卓然平反昭雪。隔海相望的张学良将军,亲笔题写了墓碑,寄托对平生挚交王卓然先生的哀思。

 


[ 返回首页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