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政协五届三次会议上,我社市政协委员围绕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提案工作情况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和计划、预算、环境报告等内容进行了热烈的分组讨论。让我们一起看看在场的九三学社社员说了些什么吧!
陈 昕:建议教育界别理出年度涉及教育问题的调研课题清单,形成解决问题的合力,深入调研,逐个解决。
建议指导企业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制定技术人员晋升制度;建议各相关部门编撰“青年成长指导手册”,建设青年人才成长网络平台,让年轻人更快地成长起来。
王锦:建议充分发挥界别组织职能,针对社会关注度高、具有代表性的问题,每年确定几个重点协商议题,组织界别委员共同调研、集思广益。
围绕耕地流转管理工作,建议政府部门从种植种类选择、丘陵山地小型农业机械研发、农药肥料使用、品牌宣传、销售平台搭建、商品质量把控等方面入手,线上线下多渠道指导,切实提高农民种植的积极性。
徐礼琼:一是建议在文化方面,注重生态文化与旅游、农业相融合,充分发挥生态优势,让生态品牌深入人心;二是建议在大溪治理提升改造工程建设的同时,对南明湖南岸进行整治建设。
建议在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社会规律和城乡发展规律的导向下,明确空间发展目标,优化农业生产、生态保护布局,确定空间发展策略,推动形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水平保护、高效能治理的良好局面。
葛永金:建议在选题、调研、撰写等方面开展具有专业性、计划性、体验性的提案培训。
何登伟:建议健全完善提案办理与答复机制,注重委员事前调研提出提案的可行性,与委员保持经常性联系,关注部门答复中的实际举措,切实提升提案办理的质效。
建议加大财政投入,促进公立医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建议以更大力度扶持全市高峰学科建设,培养领跑区域和地市级优势学科,打造全市医学高地;建议完善“山海协作”考核细则,在县域就诊率指标考核基础上增加市域就诊率;在实行DRG医保支付改革后,医保预算总额增长幅度大大低于全市公立医院收入增长幅度,客观上造成医院亏损,建议超出医保支付部分由政府财政适当给予补助;建议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六是建议调整我市基本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中的不合理部分。
孔 振:一是政协委员要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人民立场,在工作生活中做好表率。二是建议切实用好数字政协平台,及时反馈委员履职分数,增强委员履职积极性。
应刚秋:加快出台丽水五大战略新兴产业的专项扶持政策;拓宽产业基金渠道,优化产业基金投资方案;全员动员,形成全社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良好氛围。
深入推进大气治理工作,力争2024年空气质量再进入全国前十;提高2024年产业基金预算额度,更大力度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法院、检察院要通过“以案说法”等形式指导企业如何依法用工,积极解答企业用工出现的疑难问题,普及个人信用修复方法相关知识;加强对经济领域犯罪的打击力度。
张 宁:建议进一步提升丽水山区医疗急救服务能力,比如:培训急救志愿者、在社区配备体外自动除颤仪、重视联合急救体系建设等。同时呼吁广大委员积极赋能,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加强急诊信息化诊疗平台建设,通过产学研结合,搭建基于智能算法和数据分析技术的快速急诊辅诊平台,为急诊医生提供快速准确的治疗方案和治疗建议;在民生实事上给予急救志愿者培训更多的关注,制定急救志愿者培训计划,加强标准化课程设计,提高我市急救志愿者数量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创伤救治体系化建设,建立交警、公安、消防、红会、应急等部门联动机制,提升全市创伤救治能力。
进一步加强智慧医疗领域标准化、规范化、经营化建设,加强智慧医疗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推进高层次与创新型人才培养,加强“医研企”深度合作,推进研发创新升级,提升“产学研用”合作效率,提升医疗卫生行业服务水平。
张向东: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聚资、聚智、聚力,优先全力发展菌物药产业。一是产业布局要“由散向聚”转变,加快形成“龙头项目—产业组链(链组)—现代集群—未来基地”的发展态势;二是产品研发和提供服务要“由浅向深”转变,加快形成现代菌物药育种、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特色产业集群和集散地,以二产带一产促三产推动全链融合发展;三是市场营销上要由“单一向多样”转变,积极做好国家和省政府层面、公共公益层面及个性化商业化市场营销。
张德勇:要抓住丽甬合作新机遇助推丽水科技创新,让双方合作从“帮扶”到“借智”转变。一是建议加强平台共建,与兵科院宁波分院开展深度合作设立丽水分中心;二是与宁波高新区共建合作,搭建产业互补、管理互建、技术互学、成果转换的平台,提供模式借鉴和智力支持,助力丽水国家高新区建设;三是借力打通专利审批、科技金融等快速通道,为丽水企业争取更多政策红利。
加快推进全市疾控机构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实验室建设;建立多部门参与的传染病监测预警机制,提高监测系统敏感性;法检两院、各民主党派、群众团体以及社会各界要联动开展助企服务,为我市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作出新贡献。
麻伟亮:一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开展以产业需求为基础的订单式培养;二是企业中负责锻造、机床、数控和软件等方面的一线技术人员是企业的核心力量,但由于受学历、证书等限制,享受不到高级技能人才待遇,建议进一步优化职业技能等级评定,让高技能人才补贴可以更多地惠及该类群体;三是完善高素养劳动人才培训机制,畅通高层次技能人才培训通道。
应跃跃:建议当地政府统筹制定龙泉灵芝产业、庆元菌菇产业等特色产业的质量标准。
加强标准供给,提升先进标准供给率,推进万人先进标准数,加强部门联动,加大标准制定扶持力度,以标准为引领推动品牌建设;重视对回收蓄电池的管理和利用,提前布局、抢占高地,引导企业、资金参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环保回收和处理新技术开发,规范二轮、三轮电动车电池环保回收储运。
研究夜间经济发展路径,融入丽水特色,突出夜间文旅消费,打造特色经济圈;加大保障措施,确保夜间经济圈治安和交通安全;赋予夜间经济更多文化内涵,有条件的博物馆、纪念馆实行夜间开放,打造品质打卡地。
曾春来:建议加快大健康产业发展,推进运动医学中心建设,助推全民健康事业发展;建议加大委员提案撰写培训力度,提升提案撰写的能力水平。
加强安置小区车辆停放管理,确保应急车道畅通;加强科学健身的指导和普及,开展患有基础疾病、慢性病等特殊群体的运动评估工作。
徐君妙:希望政协能持续关注丽水青年人的发展,为青年人发声。建议加大青年人才引进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好主动送政策上门等服务;建议收集建立本土(丽水籍)名校毕业大学生的人才信息库,特别是行业高端人才,为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提供信息支撑。
希望进一步推动“书香丽水”建设。一是强化“书香丽水”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二是增加阅读设施建设,着力提高公共阅读设施的使用效率;三是适时发放阅读消费券,鼓励和倡导全民阅读。
(九三学社丽水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