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丽水市委员会网站!
2025-05-17 星期六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心中有民 行之为民——丽水政协聚力推动民生实事落地见效

640 (2).jpg


640 (1).jpg


640.jpg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

2023年以来,丽水深入推进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助推山区共同富裕等十方面51项重点民生实事。

从教育到医疗,从社会保障到社会治理,点点滴滴,如春风化雨,民心所系之处、民意牵挂所在,总能看到政协人忙碌的身影。

民生实事,涵盖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既饱含群众急难愁盼的热切需求,也是城市发展奋力突破的方向。也就是说,做好民生实事,本就连通基层工作和发展大局。这与政协工作的使命担当不谋而合。

助推山区共同富裕。丽水作为最新晋的全国革命老区20个重点城市,从哪里着手探索先行,在什么方面示范推动?如何系统承接国家层面革命老区“1+N+X”政策体系,推动红色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丽水市政协着眼于此,开展市内市外比较性研究和典型案例剖析,实地考察赣州、吉安、龙岩、三明等革命老区重点城市,借他山之石、琢己身之玉,勠力同心共同答好共富答卷。

营造青年圆梦良好环境。丽水市政协把“老区不老,风华正茂”作为履职的靶向点,举办“青年发展型城市创建——青年人才招引”请你来协商活动,围绕念好“聚、融、实”三字经,着力寻找青年人才和丽水发展的契合点,让丽水成为青年人才筑梦圆梦的理想之地。

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围绕浙江“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丽水市政协就“深化‘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情况”开展专项集体民主监督,组织“瓯江山水工程”“大搬快聚”专项监督调研,既查找难点堵点,也挖掘典型案例,既促动短板问题的整改,也推动长效机制的建立,用丽水实践和丽水经验丰富“千万工程”浙江内涵。

聚焦群众健康。丽水市政协顺应老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为契机,举办“推动全民健身、打造健康丽水”常委会会议专题协商,举办“亚运有我、健康同行”系列活动,12名政协委员担任火炬手,将“心心相融,@未来”的正能量传递到全国乃至世界。

民生实事,枝叶关情,要想办得好,离不开让老百姓畅所欲言,以群众声音铺就“民呼我应,协商为民”的底色。

“民生议事堂”扩大基层民主,集民智。议题看似是“鸡毛蒜皮”的区区小事,却是关乎基层民主、基本民生的大事。丽水市政协将制度化机制化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在实践中不断规范“15663”运行机制,将民生议事堂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切实推动基层群众在事关切身利益问题上的全过程民主参与。同时,在全省率先开展“星级评定”,全市177个“三位一体”民生议事堂有27家被评为五星级。2023年,民生议事堂“真协商·不一样”,全年共开展协商活动441场次,协商建言1324条次,群众反响真管用、乡镇反响真帮忙,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强大生命力,进而实现了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发展。

“委员工作室”联系界别群众,聚民心。制定《市政协委员联系界别群众工作制度》,把委员会客厅、委员工作室作为政协联系界别群众最有组织化的举措和最佳平台。坚持“厅厅相融、室室相通、厅室融通”打通履职链,全面推广“543”联系界别群众工作法,通过影响有影响力的人,实现社会凝心聚力。比如,庆元“杏坛乡音”和“向善向上”委员工作室发起“元生元爱”项目,莲都“侠姐”委员工作室义行“好妈妈”善举,为涉外单亲家庭和自闭症儿童开启心灵之窗、撑起一片蓝天。一年来,委员会客厅从“盆景”到“风景”,在联系界别群众、服务界别群众,提升政协群众工作能力上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和社会反响,在政协制度的创新实践中,交出了一份充满新时代气息的优秀答卷。

“民情联系点”服务基层群众,解民忧。扎实做好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为党委政府当好“千里眼”“顺风耳”,丽水市政协建立特邀信息员队伍,打造政协民主监督与纪检、法律监督的联动机制,形成监督效能最大“公约数”,真心真情帮扶困难群众。比如,积极争取省政协“六送下乡”到遂昌、庆元,对接项目79个,到位资金1.55亿元。全市2100多名政协委员以界别为单位编组进村,开展“双千双促”活动,共筹集帮扶资金367万元,帮扶集体经济薄弱村项目278个,结对低收入农户900多户,委员们常在乡、常惠乡,垄上两行春足迹,换得人间四月尽开颜。

改革不停步,创新无止境。

进入2024年,“龙行龘龘”成为流行语,寄托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日益向往。在新的一年,群众将票选出新的十大民生实事,如何让“前程朤朤”的群众期盼成为现实,书写更加精彩的“协商为民”新篇章,成为2024年政协工作的必答题。

凝聚思想动力。第二批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丽水以“我为发展谋实招,我为群众办实事”为牵引,累计帮助群众解决教育、医疗等各领域问题4.9万件;依托“党群连心·网格走亲”等载体,流转交办民生事项4.7万余件,办结率99%。数据证明,从主题教育中凝聚思想动力、做好民生实事,行之有效、极为高效。这方面,丽水市政协坚持“红耀绿谷·同心向党”的政治指引,紧扣“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把主题教育作为2023年度政协党建最重要的抓手和载体,已取得良好成效。新的一年,如何坚毅笃行、锐意进取,不断巩固深化主题教育成果,开创深化主题教育的新境界、新思路、新举措,成为重中之重。

迸发队伍活力。协商为民,思想是引领,队伍是关键。2023年,丽水市政协在全市政协系统开展“四提一争先”活动,协助市委完善“党委政协工作考核机制”,按照对党忠诚、服务大局、高度负责、甘于奉献、廉洁自律的要求,扎实推进“五型机关”建设,机关运行效能不断提升。新的一年,抓好队伍建设这一关键,一方面要着力解决基层政协“两个薄弱”问题,把青年工作作为政协事业发展的战略性工作来抓,不断强化干部培养,增强工作力量。另一方面,要持续聚焦政协委员这一政协工作的主体,以政协常委的“关键少数”示范引领“绝大多数”,有力激发广大委员以更饱满的热情履职尽责。

提升履职质效。基层工作沾泥带露、千头万绪,不同县域、不同镇村、不同群体面临的问题也不尽相同,使得民生实事呈现出既有共性也有特性的显著特征。这就要求政协开展工作时,先要推动政协委员敢于、善于、乐于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听民声、纳民意、解民忧,问基层之需、纾发展之困、解群众之难,助力破解群众反映最突出最迫切、长期想解决而没能解决的急难愁盼问题。此外,也要加强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功能建设,出台相关制度,从选题确定、组织实施、成果转化等方面作出详实、明确、可操作的规定。同时,结合主题教育召开年度重点履职课题成果交流和复盘分析会,强调要“调”“研”并重、“研”“干”并举,做实做细成果转化的“后半篇文章”。

民情是“信号灯”,民生是“晴雨表”,人民就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使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可持续,便是政协人最美好的心愿。


[ 返回首页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