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界别工作提升年”组长谈】工商业联合会界别活动组:立足委员工作室,发挥好三种作用

编者按
  为庆祝人民政协成立75周年,进一步深入推进界别工作,市政协开辟了“‘界别工作提升年’组长谈”栏目,持续宣传报道各组深入实施“界别工作提升年”的情况。今天推送的是“工商业联合会界别活动组”组长吕志充谈工作落实情况。



工商业联合会界别活动组:

立足委员工作室

发挥好三种作用


今年以来,市工商联界别活动组根据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工作要求,把政协委员工作室纳入“丽商会客厅”建设的整体规划,促进统筹推进“两个健康”高质量发展。在市政协的悉心指导下,在浙商银行丽水分行的大力支持下,市政协工商联界别委员工作室于2024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工作室共有政协委员20名,其中民营企业家政协委员19名。在“界别工作提升年”中,委员工作室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发挥工商联独特优势,真心真意履职尽责,真心诚意服务民营企业,充分彰显出“凝聚人心、建言资政、履职为民”的平台功能。

 

一、委员工作室发挥“施政参谋室”作用,提升委员参政议政能力

抓实深层次调查研究,把履职触角延伸到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委员工作室组织发动界别委员积极参加市政协“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加快水经济发展”“积极推进中国碳中和先行区”“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改革工程’”等重大课题调研,并自主独立组织委员选题开展了“加快我市外贸出口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推进我市用户侧储能应用”“民企助力强村公司发展”“青年发展型城市”等8次专题调研。注重将调研成果转化为市政协提案、大会发言、社情民意信息和市工商联“民营经济动态”专报,受到市委、市政府、市政协领导多次批示肯定。建立健全市工商联系统社情民意信息沟通和工作考核机制,发动界别委员下沉基层,开展微协商、微服务,收集群众的问题诉求,让社情民意工作更“接地气”,为基层建设、企业发展出谋划策、建言献策,让社情民意工作更能“接地气”。今年以来,委员工作室与无党派、农业界别进行了委员工作室建设交流;与市农投“山耕”委员会客厅联合开展厅室融通活动。

 

二、委员工作室发挥“暖企服务助企研究室”作用,助推优化营商环境

  着重发挥界别特色,主动关注企业的痛点、堵点、难点问题,助力打好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攻坚战、持久战。积极参与市政协开展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专项集体民主监督。联合市民建等党派开展微协商活动,召开“委员共话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政企恳谈会。组织委员开展浙里“32”条进民企政策解读,举办“金融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专题宣讲会,推动各项助企纾困政策有效落地。瞄准企业最困难、最急切的问题诉求,开展专项调研,积极建言献策,市政协常委、工商联主席陈频代表工商联界别作《“三问”如何打好亲商、暖商、安商组合拳》大会发言,得到了7位市领导批示。建立民营经济动态专报机制,先后呈报《丽水民营企业融入双循环发展存在的困难和对策》《给予本土钢企公平对待,让其进入全市建设工程项目》《加快推进我市用户侧储能应用的建议》等多个调研报告,提出对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界别委员积极投身“双招双引”战略先导工程,提供有效项目信息15条,落地亿元项目1个。


三、委员工作室发挥“委员赋能室”作用,积极培养优秀人才

  引导界别委员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素养,参与实施“红耀绿谷·同心向党”工程,开设委员理论学习“微课堂”,组织界别委员参加各类学习、读书、宣讲等专题学习活动5场次,推荐6名委员参加政协委员培训班,参加市工商联系统围绕高水平企业家队伍建设开展的培训13人次。建立委员工作室“委员一线走访调研”值班制度,定期走访界别委员联系点,建立委员履职档案,完善对委员履职质效的评价。强化“厅室”功能融合共建,把“委员工作室”凝聚共识、聚智参政、履职尽责的作用融入“丽商会客厅”团结、服务、引导、教育民营经济人士的工作格局,联合开展各类学习、研讨、交流活动,促进委员素质能力全面提升。
  下一步,工商联界别活动组将借助委员工作室,开展界别工作的比学赶超,激发委员履职热情,使我们的委员工作室真正成为政策宣传的“扩音器”、反映社情民意的“接收器”、监督落实的“助推器”、委员合作的“服务器”,搭建起委员联系服务界别群众的“连心桥”,努力助推丽水民营经济跨越式高质量发展。


[ 返回首页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