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社史朗读内容为《九三学社史话》第二篇章:慷慨赴国忧——一座水塔成了他的纪念碑。
张蓓 九三学社丽水市青工委委员、丽水市市场监管局行政审批处三级主任科员 点击播放视频
3.一座水塔成了他的纪念碑 早年,重庆市民饮用水,全靠从江中挑来,费力而不卫生。1927年春,重庆开始筹建第一座自来水厂,厂址设在打枪坝。担任设计和施工的总工程师,便是税西恒。 打枪坝位于重庆通远门附近,清代曾设驻军炮台,官兵在此演练射击,枪声盈耳,故而得名。水厂选址于此,是因其地势高踞,可凭自然落差向城区供水。5年之后,水厂建成,大幅度改善了重庆市民的生活。直到今天,阅历重庆变迁80年的这座自来水厂,仍然供应着市区200多万人的用水。 水厂内,一座高高矗立的水塔,样式别致而精美,是重庆那个年代地标性建筑和风景之一。如今,水塔石基下,竹影树荫间,一块风雨剥蚀的墓碑,默默提示后人:设计者税西恒,息灵于此。 税西恒,又名税绍圣,1889年生于四川泸县。16岁以前,税西恒在私塾读书,打下了旧学基础。1906年,他从成都嘉定中学毕业后,来到上海中国公学中学部求学。该校是同盟会的重要据点,具有强烈爱国意识的税西恒,很快便投身到推翻清廷的革命活动中。 1909年税西恒升入青岛高等学堂,经李石曾介绍,加入同盟会,参加了刺杀摄政王载沣的行动。刺杀未遂,部分同志壮烈牺牲。税西恒装扮成农民,急中生智躲入茶馆,将炸弹塞进茶叶桶内,侥幸得脱。其后,税西恒又参与了京、津、保一带同盟会刺杀袁世凯、良弼、载泽的密谋。良弼被炸身亡,清帝震恐,宣布退位——税西恒与何鲁、唐午园曾撰有《京津同盟会二三事》记其事。 税西恒 辛亥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政府选送一批对革命有功的青年出国留学。1912年税西恒作为第一批公费留学生,进入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学习。除了完成机械系课程,他还选修了矿冶、水利、建筑等学科,希望尽量多学一些科学知识,以便日后报效祖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生活极其艰苦,常靠煮土豆糊口度日。但是,在德五年,税西恒没有休息过一个节假日,他的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受到德国教授和同学的尊敬。1917年,税西恒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德国国家工程师资质,进入西门子电力公司任设计工程师。两年后,税西恒回到祖国,被聘为成都兵工厂总工程师、四川工业学校教授。后又受聘为川南道尹公署建设科长。 1921年,为了筹建泸县济和发电厂,解决工厂动力问题,税西恒四处奔走,筹集资金,甚至变卖自家田产。经过四年的努力,终于在龙溪河上建成水力发电厂。送电那天,县城百姓扶老携幼涌上街头。霎时,万家灯火如昼,泸州城内大放光明。人们欢呼雀跃,把税西恒视为神仙般的传奇人物。这是由中国人自己设计、自已施工建成的第一座水力发电厂,由此,税西恒成为中国水力发电史上第一人。 税西恒生性正直笃实,不喜官场虚应之事。国民政府教育部部长朱家骅,算是税西恒的留德同学。朱家骅请他出任四川省教育厅厅长,税西恒一口回绝。他说自己不会做官,只能教书,愿为国家兴实业、育英才。税西恒相继担任四川甲种工业学校教授、重华学院院长、中国公学大学部校长,为国家培养了许多工科建设人才。 1935年,税西恒任重庆大学工学院院长兼电机系主任。他多方延揽著名学者来校任教。为解决工具书奇缺的问题,他拿出自己的工资,印制数百册德文《科技手册》,送给师生。 1936年,他自费约集重庆大学部分教授和学生,涉急流、攀悬崖,对川黔两省的水力和矿产资源进行勘测,如四川省内的龙溪河、大渡河、岷江、乌江、龚滩,贵州的二郎滩,还有合川、铜梁、荣昌、万县、长寿、白沙等。他还会同资源委员会人员,勘测狮子滩、高滩岩等水利工程,查勘灌县都江堰水利工程。1941年,税西恒任川康经济技术室主任,为川康编制出五年和十年经济建设规划。该规划照顾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符合科学化要求,被誉为“西南建设之张本”。 抗战爆发后,税西恒积极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著文发表评论,主张抗战到底,反对分裂,反对投降。 抗战胜利前,税西恒筹建蜀都中学,并任蜀都中学董事长、校长。中共南方局地下党把它作为一个联络据点。税西恒不惧风险,协助地下党开展工作,并在这所学校里为革命培养了数以千计的人才。税西恒办校五年,不但从未拿过一分钱的报酬,反而解囊资助旧币500万元,解决经费困难。 1944年底,经潘菽介绍,税西恒结识了许德珩。参加座谈的人多了起来,雅园容纳不下,地点就改在了打枪坝水厂内的会客室。 据税述之介绍,水厂蓄水池旁建有一幢木结构二层小楼,税西恒加入后,九三学社前辈的座谈有时改在这里。由于当时物资匮乏,作为水厂股东之一,税西恒的经济收入相对宽裕,且水厂还有专门厨师、餐厅,所以他为座谈聚餐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抗战胜利后,座谈改在了两路口新村5号兰园。 兰园是税西恒在抗战初期自己设计建成的,三层独幢,颇具欧陆风格。九三学社第一次理监事联席会议,即在这里召开。 1946年1月6日,税西恒与褚辅成、许德珩、张西曼作为召集人,举行九三座谈会,决定筹组九三学社。在1946年5月4日召开的九三学社成立大会上,税西恒与褚辅成、许德珩三人被公推为主席团成员。税西恒向大会专门报告了社费收支账目,他被选为九三学社理事。由于社员多是客居重庆,经济来源有限,筹集经费的担子,自然落在了税西恒的肩上。随后,在九三学社理监事联席会上,税西恒又被推举为常务理事。 税西恒常对他的学生孙恭顺谈起九三往事。孙恭顺说:“1945年9月3日中午,西恒师在重庆黄家垭口中苏文化协会餐厅设宴招待座谈会同仁。席间,褚辅成说:‘今天是9月3日,是日本投降签字生效的日期,为了纪念这个日子,是否取名九三座谈会?’当时大家一致赞成。”(关于九三学社名称的提议,潘菽、涂长望还各有说法。) 1946年10月27日,九三学社重庆分社成立会在上清寺外交协会召开。许德珩、谢立惠、左昂、税西恒、何鲁、税述之、吴华梓、吴藻溪等20余人到会。会议通过《电贺旧金山中国及远东和平大会》《电请联合国大会讨论非敌国驻兵问题,纠正美国对远东政策》等决议案,推选税西恒、何鲁、谢立惠、左昂、詹熊来、税述之、吴藻溪等15人分别为理、监事。九三学社重庆分社成立后,税西恒带领在渝九三学社社员,积极投入了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946年6月22日,税西恒与有关教授、学生联合重庆市各界人士4000多人集会,呼吁停止内战,实现和平。11月,税西恒、何鲁、谢立惠等以九三学社重庆分社的名义,与重庆21个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发出联合声明,呼吁全国同胞团结起来,为制止国民党操纵“国大”召开而斗争。 美军士兵强奸沈崇暴行发生后,1947年1月6日,九三学社重庆分社与民盟重庆支部等15个团体联合发表宣言,强烈要求立即驱逐美军出境,废除绞杀中国工商业的中美商约,反对一切丧权辱国的政策。 2月5日,渝市抗议美军暴行联合会的学生,出发江北宣传,遭军警弹压。次日请愿,又在夫子池遭到更加恶毒的殴打。在重庆数万学生示威游行的队伍里,九三学社重庆分社的税西恒、谢立惠走在游行队伍最前列。反对美蒋反动派的口号声,回荡在嘉陵江畔。 九三学社重庆分社于2月6日、8日联合重庆人民团体,两次发表联合宣言和通电,慰问游行的学生,吁请各界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 国民党特务多次到税西恒家威胁恫吓,逼迫他到电台发表反共讲话,遭到税西恒的严词拒绝。 重庆警备司令孙元良,与谢立惠是同学。孙元良利用同学关系,请谢立惠出面平息学潮。谢立惠义正词严地说:“这次学潮是全国性的,没有哪个人能挑动起来,也没有哪个人能劝说下去。” 1949年11月,重庆解放前夕,有人给税西恒报信,说他上了特务的黑名单,随时都有被抓的危险,要他和家人立即躲避。为了保护社组织安全,税西恒叫他的夫人和女儿,连夜在厨房烧掉了两挑箱存在他家的九三学社文件及有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