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2月27日上午,丽水市两会通道集中采访活动开通“海外侨胞通道”。6位海外侨胞走上通道,围绕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接受记者提问。
△市政协委员,厄瓜多尔青田同乡会名誉会长,浙江盈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小爱
问:听闻您因为多年来从事青田田鱼农遗文化工作,被媒体亲切地称为“侨乡共富追梦人”。您对从厄瓜多尔回国创业,打造世界农遗研学基地有什么收获和感想?为家乡贡献华侨力量又有哪些心得和体会?
答: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咱们丽水市在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道路上硕果累累。我认为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要继续擦亮农遗文化这张金名片,来助推实现共同富裕。
就说我们家乡丽水,就有多项世界级或国家级的农业遗产项目,是全国拥有农遗数最多的地级市,其中青田县的稻鱼共生系统就是全球第一批第一个获得的农遗项目。
去年7月,青田举办了第一届全球农遗峰会,习近平主席还亲自发来了贺信,胡春华副总理亲临峰会宣读贺信并致辞。随后,国家出台了多项鼓励性和保护性的政策措施,农遗的这张金字招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农遗文化更是被全面激活,拥有浓厚氛围的丽水农遗,发展前景更是广阔,这让我的心情非常激动,收获满满。
我是厄瓜多尔的归国华侨,这几年,扎根家乡,已经打造出省级农遗研学基地-方山谷,目前我正积极筹备建设国际农遗培训中心,投资估计在3个亿以上,项目已经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认可,也受到了很多华侨华人和有识之士的密切关注,这让我更加有信心把这个项目打造成国家级甚至国际级项目。
我想,今后我还是要紧紧立足农遗文化,把相关产业价值挖掘出来,通过我们华侨华人来助力推动农遗资源、旅游康养、农耕体验、科普研学等农旅新业态的融合,把农遗瑰宝传承好、发展好,并努力做好示范,争取吸引更多的侨资、侨智、侨元素,为家乡的发展,奉献我们华侨的力量,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在“两个先行”中,展现华侨传承农遗文化的亮丽元素。
△浙江梦马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董事长,美国归侨 刘思威
问:构筑数字经济新优势,是拓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赛道。作为从美国回国的华侨代表、丽水数字经济双创园的负责人,您对发挥新生代侨力量,助推我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有哪些观点和看法?
答:我从美国回来之后,主要从事电商公共服务平台、产业园区招商运营、直播电商等业务。去年9月,市委五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的决定,这让我倍感振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要为青年圆梦提供宜创宜业宜居贴心服务”,对于如何发挥新生代侨力量,助推我市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首先我认为要重视新生代华侨的“培根”“留根”工程。要集社会各界和多部门合力,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海内外协同的“培根工作”大格局,搭建涵盖文化“培根”、经济“培根”、社会“培根”的新生代华侨发展框架体系。
其次是要搭建更多青年型创业平台。目前丽水适合青年发展的平台还不够多,体量还不够大,“青年感”还不够强,建议要加强各类产业园区的建设,打造电商直播、文化创意、科创等主题的产业园。同时希望政府部门能同步完善新生代华侨创业服务平台,提供“一站式”“全链条”服务。
最后是要营造青春氛围,让丽水城“炫动”起来。比如通过举办创业大赛、创业论坛等各类比赛和活动,搭建交流场景,吸引创业青年来丽交流。比如培育文旅体融合新业态,发展时尚潮玩、文创、自驾越野、露营等年轻态、活力范、时尚感的新业态。再比如建设各县(市、区)的直播电商产业带,培育丽水山播“共富工坊”,打造丽水特色直播产业。
衷心祝愿丽水更加年轻、更富活力,让青年在丽水创业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市政协委员,斯洛伐克归侨,浙江丽水梦翔教育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叶芬
问:众所周知,丽水华侨遍布全世界,近年随着国际形势变化,大量华侨华人回归家乡创业,您对推进丽水华侨华人子女教育发展有哪些好的意见和建议?
答:丽水是著名侨乡,华侨华人子女教育是新生代华侨华人“培根”工程的重要部分,丽水市区迫切需要一所专门为侨服务为侨“培根”的学校。但是目前,全市专门为侨服务的学校仅有青田县华侨国际学校,由于缺少针对华侨学校的配套政策,华侨国际学校在办学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例如新校区项目未能顺利推进,学校跨区域招生受到限制,许多回国的“小海归”由于没有青田户籍或义务阶段学籍,或者回国未能赶上中考等因素,就读华侨国际学校的学籍问题也很难解决。
因此我建议,一是尽快推进青田华侨国际学校新校区项目落地建设。在青田县委县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目前学校新校区的规划和建设用地规划已经初步确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成立工作专班,加强统筹协调,推进学校建设。二是争取实现学校省内跨区域招生。考虑到华侨国际学校办学生源的特殊性,建议市教育局积极向上争取,尽早实现华侨国际学校面向全省范围招收华侨华人学生。三是妥善解决华侨华人学子学籍问题。希望政策给予支持,让华侨国际学校直接招收回国未参加中考的适龄华侨华人学子,妥善解决华侨学籍问题。
△余姚海创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意促进会会长 陈金海
问: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您对如何发挥海外侨胞在共建“一带一路”中的积极作用有哪些想法和建议?
答:作为一名意大利华侨,我有幸成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推动中国地方政府与海外的合作。2015年西安市举办“长安与罗马的对话”,委托我邀请意大利国家领导代表团参会。2019年我促成了衢州市政府与意大利CASSINO市的友好城市合作,同时也促成了衢州学院与CASSINO大学之间的全面合作。
一条条“幸福路”、一座座“连心桥”、一个个“繁荣港”,“一带一路”已成为缩小发展鸿沟的助推器、推动共同繁荣的发动机。丽水具有得天独厚的华侨资源,应该最大化发挥侨胞优势,为“一带一路”共建贡献丽水力量,我想从自身经验提如下建议:一是加强统筹引领,形成侨胞合力。建议丽水市有关部门引导海外侨胞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共建,促使“一带一路”共建形成强大合力,取得更大成效。二是助推经济合作,促进贸易往来。建议举办侨商侨领交流合作会、项目推荐会、产品推荐会等多形式会议,邀请侨商侨领、侨界智库、国企民企代表参会,搭建沟通合作平台,开展涉侨引智引资活动,引导参与项目建设,开展科技创新合作。三是加强中外沟通,增进文化交流。打造中外文化交流传播品牌,开展“一带一路”公益服务,鼓励海外侨胞积极宣传推广“一带一路”倡议和理念,与沿线国家人文互鉴、民心相通。
△省政协委员,浙江奥来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斯洛伐克侨眷 周维峰
问:出国“抢单”有多拼?成为时下人们讨论的经济热词。您能结合自身开拓海外市场的经历,谈谈丽水民营企业该如何“走出去”和实现成功“抢单”吗?
答: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贸易投资合作质量和水平。从今年的“两会”报告中,我也充分感受到了丽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升城市开放度。我想结合我的工作经历,谈谈政府可以从哪些方面帮助丽水民营企业“走出去”。
首先是部门牵头支持“走出去”。建议要为丽水企业创造与世界先进创新区域深度合作的平台和机会,在外设立孵化平台和研发中心。由市级商务部门牵头,优选一批全市优质企业,赴境外参展、洽谈、考察、招商等,加大境外参展、双线参展、代参展等支持力度,加大对参加政府组织的境外考察企业费用减免和补助力度。
其次是政策培训助推“走出去”。希望政府能围绕RCEP、外贸奖补政策、境内外参展、出口信保、贸易救济等内容,对企业加强最新外贸政策培训,帮助企业用足用好政策,用好组团出海、出口信保等举措,提升企业走出去的信心。
最后是精准服务保障“走出去”。一方面要为本地企业出海“抢订单”提供一站式服务,打造出海新通道,帮助商务团实现“优进优出”“快进快出”,帮助企业对接贸易需求订单,实现对外贸易资源利用集约化和最大化。另一方面对于拿到订单的企业,建议由海关牵头出台系列通关便利措施,整合全市重点外贸企业、物流企业资源,强化外贸企业物流保障,保障订单及时交付。同时要加强“政银企”对接,由金融办等部门开展企业“清单式”管理,加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意大利华侨,青田乔叶里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 贾晓月
问:近年来,丽水通过举办侨博会,深耕红酒、咖啡全产业链等务实举措,打开了“全球买、全国卖”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对如何让更多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参与到家乡的共富实践,您有哪些好的“金点子”?
答:我是意大利华侨贾晓月,为了能让更多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关注并参与到家乡丽水的共同富裕生动实践中来,我有几点思考和大家分享。
一是打造一批“时尚化”的消费亮点。可以深耕红酒、咖啡、哈蒙等全产业链,植入一批海外优秀品牌文化,培育一批沉浸式消费新场景,布局一批网红打卡点和夜间消费新街区,于周末或者节假日举行文创市集活动,做到四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二是打造一幅“国际化”的世界企业地图。丽水可以联合海内外侨贸企业,来实现实习就业国际化。推荐丽水的应届毕业生到海外实习,打破认知边界,开拓国际视野;引导在海外长居的青年华侨人才回家乡实习锻炼,激发他们的爱国爱乡情,加快海外人才要素集聚。三是打造一张“差异化”电商侨牌。比如在直播、电商等领域,优质内容可以从品牌原产地直接输出,尤其是红酒、咖啡等产业可以在海外直播,从原产地向国内市场传播优质品牌文化,国外直播,国内发货,通过里应外合来实现“弯道超车“的营销新战略,持续擦亮“全球买、全国卖”的世界超市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