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社史朗读内容为《九三学社史话》第一篇章:云涌巴渝——毛泽东先生来了。
董瑞娜
九三学社丽水医卫支社社员、 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公共卫生科科员
点击播放视频
5 毛泽东先生来了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代表张治中,美国驻中国大使赫尔利的陪同下,飞抵重庆,与蒋介石进行谈判。消息传来,给素有火炉之称的山城重庆,吹来一股清风。成千上万的重庆市民涌上街头,鞭炮齐鸣,欢迎毛泽东先生的到来。
那天傍晚,潘菽和梁希、金善宝等几位教授正在学校的一个空场上纳凉,忽然听说毛泽东已经来到重庆,甚感震惊,都对毛泽东“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的“弥天大勇”赞叹不已。
几天后,新华日报社送来一个口头通知,毛泽东要会见自然科学座谈会的教授们,由潘菽分别转达。金善宝仍然记得,他们见到毛主席的地方,是位于嘉陵江边的桂园——重庆谈判时,毛泽东下榻的张治中将军公馆。
那天参加会见的有梁希、潘菽、金善宝、涂长望、干铎、李士豪、谢立惠等人。进了大门,先来招呼他们的是王炳南。在一个长方形的房间里,毛泽东坐在大家的对面。寒暄之后,毛泽东让教授们先谈谈对时局的意见。梁希说:“我们感到很苦闷。”然后没有了下文。毛泽东深吸一口香烟,沉默着,似有所思。接着,大家就战后中国的走向,以及各自感到困惑的问题,向毛泽东请教。
潘菽问:“为什么把已经解放了的一些地方让给国民党?”
毛泽东站起身来,在椅子旁边后退了两步,示意说:“让一步是可以的,让两步也可以。”毛泽东退到墙边,然后做了个还击的手势:“再让就不可以了!”
座谈将要结束时,毛泽东注意到金善宝还没有发言,就问:“后边那位白发先生有什么意见?”
金善宝因长年病累,虽然未进老境,却已鬓发全白。
毛泽东看了金善宝递上的名片,说:“噢,你就是金先生,今年高寿?”
听金善宝说他今年五十整,毛泽东伸出两个手指笑着说:“啊,我比你大两岁。”毛泽东请他也谈谈看法。
金善宝和大家一样,非常担心毛泽东在重庆的安全、暗示毛泽东应该早作归计。
就在毛泽东来到重庆的第六天,1945年9月2日,星期日,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到了远东的一小片海域一一晨雾缭绕的东京湾。海面上,美国太平洋舰队的舰艇如林,超级战舰“密苏里”号灰色的舰身油漆一新,16英寸口径的大炮斜指天空。上午9时,乐声响彻云霄,以中国徐永昌将军为首的百名各国海军与陆军将领,分列在预定位置。日本外相重光葵,拖着一条在上海虹口公园被炸断后安装的假腿,一瘸一拐走上甲板。日本陆军总参谋长梅津美治郎一身褶皱的军服,随后垂首而行。这时,全舰静无声息,只闻舰旗猎猎。重光葵与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天皇、日本政府及帝国大本营分别在投降书上签字。麦克阿瑟将军通过广播向世界宣布:“今天枪声平息了,巨大的灾难结束了,伟大的胜利实现了!”这庄严肃穆的一幕,尽洗中华民族70年来的奇耻大辱。这一天,永载史册。
9月3日,日本无条件投降签字生效,标志着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饱受日寇铁蹄蹂躏的中华大地,顿时变成了欢腾的海洋。陪都重庆,更是鞭炮震响,锣鼓喧天,彩旗花灯,舞龙耍狮,集会游行。人们走在街上,任由激动的泪水洒落衣襟……
这一天,许德珩等人好不容易在张西曼主持的中苏文化协会找到会场,聚餐庆祝。会场气氛十分热烈,大家争先发言,抒发内心的喜悦和感概。为了铭记这个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日子,一致赞成把座谈会命名为“九三座谈会”。
这时,毛泽东也融入了山城人民欢庆胜利的海洋,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出席了各界召开的庆祝集会。
利用和平谈判的间歇,9月10日,毛泽东还安排会见了许德珩、劳君展夫妇。许德珩与劳君展上午8点出门,9点步行到达红岩嘴八路军办事处。阔别二十多年,故友相逢,分外高兴。毛泽东一手拉着许德珩,一手拉着劳君展,说:“想不到我们在这里见面了!”毛泽东满怀深情地回忆起与劳君展在湖南组织新民学会和驱逐军阀张敬尧的往事,与许德珩谈起在北大时的情景……畅谈间,毛泽东风趣地说:“你们知道,我这个人怎么会打仗呢?我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啊!”
劳君展想起一件事,不禁问道:“润之先生,您初到陕北的时候,我们曾买了一点吃的用的东西送给您,收到了吧?”
劳君展的话,不经意翻开了一笔尘封九年的“旧账”——原来,1936年初冬,许德珩、劳君展与周炳琳、魏璧夫妇,听北平中共地下党负责人邢西萍(徐冰)和夫人张晓梅说,由于国民党的封锁,红军长征到达陕北之后,物资供应困难,日用品匮乏,尤其没有布鞋穿,大家都穿草鞋……他们听了,当即决定拿钱去买些日用品和食品送给毛泽东。邢西萍说,恰好有一辆车要去延安,要送东西最好赶快去买。
许德珩不仅与北大法学院周炳琳教授是好友,劳君展与魏璧女士也素以姐妹相称,关系非常亲密。当年在长沙,劳君展与魏璧曾一起参加毛泽东组织的新民学会。1921年,劳君展、魏璧赴法勤工俭学,毛泽东在上海半淞园给她们饯行,并合影留念。留学期间,她们还经常与毛泽东通信。
当时,周炳琳教授家住北平东城史家胡同,离东安市场较近。那天,劳君展与张晓梅一同先到史家胡同,然后与魏璧各乘一辆洋车,来到东安市场。她们选购了三十多双黑面白底的布鞋、十二只怀表,还有十余只金华火腿。
东西送走时,张晓梅问:要不要毛主席亲笔收条?劳君展和魏璧连忙说:这么一点东西还要润之先生打收条?
……
毛泽东听了劳君展的话,恍然大悟,说:“哦,那些东西原来是你们送的呀?早收到了,他们吃了,用了,我也吃了。多谢!”
1983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整理编辑《毛泽东书信选集》时,发现了毛泽东1936年11月2日为此事写的信:
各位教授先生们,
收到惠赠各物(火腿、时表等),衷心感谢,不胜荣幸!我们与你们之间,精神上完全是一致的。我们的敌人只有一个,就是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正准备一切迅速地进到团结全国,出兵抗日。我们与你们见面之期已不远了。为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奋斗,为中华民主共和国而奋斗,这是全国人民的旗帜,也就是我们与你们共同的旗帜!谨致
民族革命的敬礼!
毛泽东
十一月二号
毛泽东在陕北写给“各位教授先生们”的信函
在红岩嘴八路军办事处的叙谈中间,许德珩还向毛泽东介绍了九天前召开的九三座谈会的情况。毛泽东勉励许德珩,要把座谈会搞成一个永久性的政治组织。许德珩担心人数少,毛泽东说:“人数少不要紧,你们都是代表性人物,经常在报纸上发表发表意见和看法,不是也起很大的宣传作用吗?”
毛泽东的鼓励,增强了许德珩要将九三座谈会建成一个永久性政治组织的信心。
通过43天的重庆和谈,毛泽东成为此番国共博弈的最大赢家。中国共产党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表现出的良好形象、以大局为重的和平姿态,深获民心,影响深远。正如毛泽东回到延安之后所说,已经达成的协议虽然是纸上的东西,但是“有了这一纸空文还是比没有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