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促发展 倾情履职为民生
强大的动力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扎实的履职践行使命、彰显担当。
市政协四届一次会议以来,市政协常委会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民主协商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和民生事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组织常委会协商、请你来协商、全会界别协商等各类协商监督187场次;以建议案、协商纪要、提案等形式提出意见建议3400多件次;委员参与履职31000多人次……
一个个数字背后,是市政协为提升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从全市改革发展大计,到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每一份报告、每一件提案、每一条建议,都紧扣主题主线,服务改革发展,助力追赶超越,聚焦民生关切,饱含为民情怀。在奋力推进丽水实现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美好社会山区样板的征程上,市政协交出了一份团结民主、凝心聚力的新答卷。
政治引领 筑牢思想根基
要确保人民政协事业在新时代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就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
思想是本,行动是形,本正则形立。五年来,市政协始终把坚持党的领导贯穿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把“两个确立”真正转化为“两个维护”的务实行动,时刻把牢正确方向,筑牢思想根基。
五年来,“学习”一直是市政协的热词。为坚持把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于履职全过程,市政协先后组织党组理论学习78次、常委会学习22次、机关理论学习73次,举办政协委员培训班15期。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足了功夫。
尤其是积极利用“括苍学堂·书香政协”这一平台,为全市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营造出了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建党百年讲话的学习活动中,全市政协委员在“括苍学堂·书香政协”发表心得7500多条次,在持续加强理论武装的同时,不断凝聚思想忠诚。
在学中赓续血脉,在学中汲取力量。在党的百年华诞之际,市政协按照“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的总要求,扎实抓好党史学习教育,先后搭建“百名主席进百厅讲党史”“同心向党讲心得”学习载体,不断激发广大政协委员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的使命感、荣誉感,为丽水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注魂、赋能、立根。
聚焦大局 全力助推发展
谋划时代新篇,呼应民生关切。五年来,市政协始终把助力改革发展作为履职主线,聚焦主责主业,为当好丽水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助推器”,不断贡献政协智慧和力量。
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萌发地和先行实践地,近年来,丽水交出了高分的“生态报表”和亮眼的“发展报表”。而这背后,离不开市政协的努力和贡献。
为开辟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境界趟出新路、打造样板,市政协积极协同参与了“国内首个山区市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地方标准”研究,撰写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丽水实践》调研报告,并先后组织了“丽水高质量绿色发展实现程度分析”“加快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等17场协商议政活动。与此同时,市政协紧扣“十四五”规划和平台“二次创业”,先后举办了“壮大产业集群”请你来协商,组织了“打造半导体全链条”等调研视察,提出聚势赋能、加强产业大脑建设、落实“链长制”等49条对策建议,提出优化惠企政策57条监督意见。不断为丽水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助推工业经济高质量献计献策。
作为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 “双招双引”不仅是新时代丽水发展的战略性先导工程,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的“一号工程”。为了打好这事关丽水未来发展的“关键一招”,市政协先后组织了“科技·人才新政落地”视察,举办了“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请你来协商,为疏通人才科技政策堵点睿智建言。五年来广大市政协委员不断发挥“朋友圈”优势,持续为重大项目引进、侨商回归牵线搭桥。
一片区域的经济,离不开重点项目的牵引。五年来,市、县两级政协领导共联系重点工程135项。其中,衢宁铁路开通、衢丽铁路开工、大窑龙泉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丽水机场、缙云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加快推进。市政协还积极组织政协委员开展“未来社区建设”“大搬快聚”调研视察,为浙西南中心城市建设赋能添彩。
服务人民 用心用情履职
如何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是人民政协必须回答的时代课题。
五年来,市政协始终坚持人民至上,在乡村振兴、公共服务、社会热点、全面小康等关乎民生福祉的“头等大事”和“关键小事”上持续聚焦重点,不断精准发力。
作为全省山区县占比最多的区域,丽水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关键点。如何补齐短板弱项,充分发掘潜能,市政协的思考和行动从未停止过——举办“乡村振兴补短板”“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等9场协商议政,开展“促进农旅融合发展”“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等4场全会界别协商,组织“振兴食用菌特色产业”“丽水山耕”品牌建设等14项监督视察……破题的“金点子”、好办法在思想碰撞中诞生,发展的源源动力于行动中点滴汇聚。
着眼于“面”,立足于“点”。五年来,市政协不断聚焦民生领域的各个“小点”,切实为解决基层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连续五年围绕养老问题,举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改革”“社区嵌入式养老护理机构建设”系列协商,催生《养老人才职称评定办法》等8个文件;组织“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等6场专题议政,提出构建5分钟社会应急救护圈、智慧流动医院等建议转化为政府民生实事;开展“市区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大班额”等8项调研视察,促进教育提质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
“只有深入群众,才能为民代言、为民发声。”履职路上,广大政协委员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五年来,通过积极发挥社情民意“直通车”的作用,市政协共收集反映社情民意信息1100多篇,播出委员视点电视节目127期,实行城乡特困人员供养标准一体化、将涉外婚姻登记权下放等160多条建议被各级党委政府部门采纳吸收。
正是因为市政协“俯首履职建民言”,助推市委市政府“引来清泉润民心”,才有了群众真切可感的幸福感获得感。
多措并举 强化民主监督
敢监督、真监督、善监督是人民政协民主监督创新的内生动力。五年来,市政协锚定社会治理领域,不断强化民主监督力度,在体现责任担当的同时,也展现了方法艺术。
一直以来,生态环境都是丽水发展的最大资源和资产,也是这座美丽城市的生存之本、发展之基。五年来,为了让这份“天生丽质”长长久久,市政协不断作为。
“每年的调研,都是在丽水的省、市、县三级政协委员联动。如何让一江清水出丽水,是我们5年来探寻的重要内容。”住丽省政协委员廖思红对调研第一站至今记忆犹新。五年来,市政协连续组织“五水共治”“城乡生活垃圾分类”省、市、县三级政协联动专项民主监督。同时,认真开展了“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优化国土空间规划”等课题调研,精心组织“建设中国气候养生之乡”“打造幸福康养之城”等课题研究,为全市创新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高质量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另外,为助推丽水打造智慧城市、文明城市,市政协不断着力提升民主监督水平。先后组织“平安丽水建设”常委会协商、“食品安全示范市建设”全会界别协商、“最多跑一地改革”民主监督,围绕打造“斑马线最礼让城市”“最整洁城市”开展民主监督。
有行动,也有方法。五年来,市政协聚焦平安丽水建设,举办了“数字化改革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常委会协商,围绕加快城市大脑建设、让城市会思考提出5方面18条建议;聚焦文明城市创建,积极发挥政协文史作用,出版了《亲历丽水撤地设市》《教育印记》等4部丽水发展印记丛书,以文化力量涵养城市精神、滋养城市文明。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政协领导班子率先垂范,第一时间深入重点区域进行抗疫督导。各界别委员更是闻令而动,医药卫生界委员白衣执甲,冲锋在前;港澳华侨委员奔走呼号,筹资筹物;企业家委员以身作则,落实部署。与此同时,广大政协委员、信息员纷纷提笔抗“疫”,以社情民意信息等形式提供智力支持。勠力同心,只为打赢这场战“疫”。
守正创新 释放协商活力
协商议政一头连着人民群众,一头连着党政部门。五年来,在搭建“上情下达、下情上传”这座桥梁的过程中,市政协总结出宝贵的“丽水经验”,打造出特色的“丽水样板”。
在市委主要领导领办的“厚植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文化”提案推动下,五年来,“有事好商量、遇事多商量”在基层呈现蓬勃态势,庆元县“民生议事堂”、莲都区“协治会”、龙泉市“村里事、商量办”,无不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
画好最大同心圆、增进最大共识度、凝聚最强正能量。为打好“侨牌”,助力丽水用好“问海借力”关键一招,市政协还与党委宣传、统战等多部门联动,以“侨乡中国年”“侨乡委员会客厅”为载体和平台,积极传播中国好声音,讲述丽水好故事,不断增进了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四个认同”。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市政协通过进一步完善提案机制,健全了提案办理“一把手”责任制和党政领导领办重点提案制度,书记、市长带头,每位党政领导每年至少领办1件重点提案。并且,推行了重点提案公开办理、清单式办理和“双向民主评议”办法,促进成果转化,提案办理满意率达98%。
通过将大会发言调整到全会开幕会上进行,让所有出席开幕会的领导都能听到委员心声,形成富有丽水特色的“抢麦式”民主氛围。五年来共发表大会发言171篇,党政领导批示232条,批示率达135%。《大会发言的丽水样板》更是被全国政协培训教材收录,被评为“丽水之干”的正面典型案例。
夯实基础 锻造政协铁军
打铁还需自身硬。
五年来,在深刻把握新时代人民政协事业发展之要、实践之道的过程中,市政协不断通过理念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用力推动了政协工作的全面提质增效。
协助市委出台《请你来协商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完善了“123+6+X”政协协商工作体系,市、县两级政协共开展请你来协商287场次。创建省政协委员会客厅10个、市政协委员工作室32个,开展各类活动232场次。五年来,一场场协商活动开展、一个个委员会客厅创建、一间间委员工作室成立,无不展现了政协作为,彰显了政协担当。
在数字化改革的浪潮下,市政协主动靠前,结合时代发展和工作实际制定了《数字政协建设总体方案》,组织开展了“千名委员话共富讲担当”等7场网络主题议政活动,委员参与4000多人次。市政协与海外华人华侨“云端议政”、云和县政协同北仑区政协“云际协商”等创新做法,开启了政协数字化协商新形式,获得社会各界好评。“政协@松阳”、莲都区政协“随手拍”等创新方法,打通了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数字化通道,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丽水实践增添一抹亮丽色彩。
对委员履职情况进行量化考评,考评结果作为委员评先评优和换届时留任的重要依据。五年来,14名委员荣获省部级以上表彰,12名委员被评为“丽水之干”先锋人物,47名委员被评为省、市“最美政协人”。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站在新起点,重整行装再出发,市政协将牢牢把握时代脉搏、履职方位,在奋力推进丽水跨越式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永做奋勇向前的新时代“挺进师”,为推动人民政协事业高质量发展再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