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信息

专题协商议事月|“祯”协商,“埠”一样!祯埠镇“以最美绿道促最美经济发展”助推基层治理再创新



青田县祯埠镇民生议事堂

 

案例背景:

  祯埠镇位于青田县西北部,生态资源丰富、交通条件良好、生态农业初具规模。绿道作为一种新型的慢行系统,兼具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发展、提供游憩场所的多重功能,在实现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祯埠镇立足当地实际,依托生态资源优势,于2020年8月着手打造祯埠绿道,并于当年11月初步建成。该绿道现已获评“浙江最美绿道”,但目前的发展存在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后续运维管护难、招商引资存隐忧、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如何做好下半篇文章,是打造祯埠绿道经济产业带的难点与痛点。

  “以最美绿道促最美经济发展”民生议事堂活动各方同频共振、凝聚共识,推进了绿道产业的健康发展,探索了基层治理方式的创新,为深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发挥政协专门协商机构作用、有效推动基层具体民生问题由众人商议解决,推动政协协商向基层延伸走深走实,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

 

主要做法与成效:

  “以最美绿道促最美经济发展”民生议事堂活动多向发力,着力于“精、实、商、效”四个方面,着力推进基层“急难愁盼”之事解决,并探索破解基层治理薄弱问题。

  选题以精,找准协商议事切口。秉持“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的标准,注重选取切口小、关联广、针对性强、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事作为协商议题。祯埠镇政协委员履职小组多次深入祯埠镇祯埠村、陈篆村、岭下村等绿道沿线村调研走访,发挥民生议事堂社情民意信息联系点和村级协商驿站前哨功能,与当地党政负责人、乡贤能人、绿道业态经营者、村民等深入交流,排摸出祯埠镇各界普遍反映的“绿道引擎”发力不足的问题,通过群众出题、网格筛题的方式,确定了“以最美绿道促最美经济发展”为议题的协商活动。

  流程以实,深掘协商议事调研。坚持“只有调研才有发言权”的原则,祯埠镇民生议事堂围绕协商议题,组织委员履职小组成员和镇村两级干部到县城环太鹤湖、高市乡等绿道经济产业带进行考察交流,打开如何做大做强绿道经济的思路。坚持群众参与原则,邀请绿道所在地祯埠村、陈篆村、岭下村的协商驿站履职小组参与调研、走访,在绿道上、文化礼堂、广场上邀请村民参与协商驿站活动3次;分头走访对绿道发展有不同异议的群众15人,达到求同存异、聚同化异的效果。依托村民微信群开展“最美绿道大家谈”活动,吸引年轻村民参与协商议事活动,在网上征集到好建议、金点子100多条,拓宽了群众参与协商议事渠道。

  畅谈以商,交心协商议事破题。在“以最美绿道促最美经济发展”协商会上,积极邀请多种议事主体参与协商。向上借力,邀请了县发改局(绿道办)、水利局、文旅局等主要职能部门参加协商;向下扎根,联动祯埠镇祯埠村、陈篆村、岭下村的协商驿站参与协商;向内联结,邀请政协委员、乡贤代表、群众代表、绿道业态经营者一起献计献策;向外引智,邀请了县政协应用型智库专家到会指点。各方结合前期调研,紧紧围绕发展绿道经济、农旅融合政策扶持、精准定位绿道消费人群、丰富绿道研学活动载体、绿道运营后续管理、发挥好绿道管理小组作用等,纷纷建言碰撞智慧火花,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协商会后整理并归纳形成8条意见建议。

  实绩以效,注重协商成果落实。协商活动后,在政协委员履职小组的推动下,祯埠镇与县发改局(绿道办)、水利局、文旅局等部门一道,深入研究、细化协商建议的落实工作,努力让建言成果体现在工作实践中。①推动了项目的建设与实施。通过共议前景,坚定了绿道业态经营者发展投资的信心,青田县乡村日记民宿签订了“乡村日记”旅游综合体项目投资意向协议,计划总投资1200万元。②推动了部门深入基层解决问题。协商会后县发改局(绿道办)主动作为,制定了祯埠镇与邻近的高市乡绿道联通的具体方案,预计2022年底将打通两条绿道之间的断头路,使祯埠绿道真正融入国家4A级旅游景区石门洞景区。③形成了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衔接互动的基层治理新模式。在祯埠村、陈篆村、岭下村协商驿站牵头下,3个村分别成立了由乡贤、村民代表组成的绿道管理小组,制定了管理小组职责清单、卫生保洁制度等,有效推动基层自治。如在陈篆村,通过协商驿站、绿道管理小组与村民一起协商,消除了村民疑虑,推进了陈篆村停车场建设,破解了绿道停车难的问题。

 

经验启示:

  祯埠镇民生议事堂通过发挥好搭台作用,组织多元协商主体参与,注重激发群众协商议事动力,在推动解决具体民生实事的同时,让群众在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中更有参与感、获得感。

  “民有所呼”定题。以人民为中心是民生议事堂最鲜明的底色,也是民生议事堂扎根基层、深入人心的品牌魅力。在祯埠镇民生议事堂的议题选择中,祯埠镇政协委员履职小组成员将深入基层中发现的问题整理成相关议题,向社会广泛征集意见,畅通议题选择渠道,深入研讨后进行筛选确定,将党政选题、群众出题、网格筛题进行了很好结合,保证议题选择的科学性,群众参与的广泛性与积极性。

  “多元主体”合力。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按照“需要谁邀请谁”的原则确定协商人员。乡镇层面主要领导与分管领导参加,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视议题需要邀请,每次邀请一定比例的乡贤与群众代表参加,按需邀请参会人员,发挥了多元主体协商的优势,提高了议事质量和效率。协商内容契合发展之要、群众所需,协商形式灵活多样,把散落在各乡镇(街道)、村(社区)的协商“小场景”,转化为共同富裕大背景下撬动祯埠发展的“助推器”。

  “落实成果”闭环。协商结束后,履职小组会同镇党委将相关建议梳理归纳,形成协商建议,需要县级层面解决的,由县政协以协商纪要形式送有关部门单位办理。同时将“履职小组评价、群众代表评议”作为闭环的关键环节,适时组织对落实情况进行回头看或民主监督,切实解决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问题。在成果落果过程中,让广大村民切实尝到协商议事的甜头,逐渐从政府“要我做”变成“我要做”,厚植了民生议事堂在基层落地生根的肥沃土壤。


[ 返回首页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