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学党史 讲心得】张德勇:摆脱欠发达,奋起大赶超

  丽水生态资源丰富,但在省内属经济相对欠发达的地区。当前,全市上下正处于踏上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和肩负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光荣使命的关键时期。通过学习《习近平在浙江》采访实录,尤其是重温当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丽水、衢州等欠发达地区调研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丽水发展实际,对市委提出的打造“两高”“重要窗口”的战略部署,有了更深的理解和领悟。


  一、“跨越式发展”是丽水发展的当务之急


  早在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就指出,“欠发达地区如果仅仅循规蹈矩,以常规发展思路走下去,只会与发达地区进一步拉开差距”。近20年后的今天,丽水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未能实现赶超,发展任务依然艰巨。一是经济发展总量偏低,效率相对不高。从增速看,“十三五”时期,丽水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7%,虽然高于全省平均增速,但总量和效率都明显落后,比如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仅占全省的2.38%,比2015年不升反降;2020年丽水全员劳动生产率预计仅为全省的64%左右。“十三五”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年均增加值仅为全省同期水平的2%。二是区位优势不明显,后发劣势显现。从区位上看,丽水承接长三角、大湾区和都市区中心城市信息、人才、产业辐射效应弱。多年的后发劣势造成产业发育不充分,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没有形成,制约产业进入绿色发展引领、动能转型升级。同时,作为发达省份的加快发展地区,既无法享受中央倾斜政策,省级支持力度也不高。三是人才吸引力不足,创新驱动乏力。不论是经济环境、人文环境、地理环境,还是发展机会、晋升平台、研发载体等,丽水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很难赢得优秀人才的青睐,直接反映在企业创新动能不足。其次,丽水工业仍以传统制造业为主,产业基础薄弱,企业对科技创新发展存在一定顾虑,内生动力不足,“不敢创新、不会创新、不想创新”的现象比较普遍。四是城镇化率偏低,衍生问题突出。人口决定了城市的劳动力和生产力数量,是城市发展的重中之重。据统计,2019年丽水城镇化率仍比全省低7个百分点。丽水是全省唯一的人口流出多于流入的地级市,可能使丽水经济进入“中低速增长区间”。流出的主要是农村的青壮年,特别是农村留下的是老年人、儿童,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五是人民生活水平相对偏低。虽然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连续12年居全省第一,但农民收入绝对值水平与全省差距一直在扩大,如对比2015年和2020年数据,五年差距扩大了2168元。丽水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排在全省末位。2020年末丽水在册低保对象占全省的12.1%,占比全省最高。此外,丽水在农业、工业、服务业、交通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卫生等民生领域也均与发达地区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距。


  二、“跨越式发展”必须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


  200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衢州调研座谈会上指出,欠发达地区要确立“跨越式发展、赶超型发展”“不进则退、小进慢进也是退”的观念。我深深地感到,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欠发达地区之所以“欠发达”,既有无法改变的客观原因,但更多的却是无法忽视的自身主观原因。因此,丽水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全体干部群众的思想欠发达问题必须是我们要理性面对并首先加以解决的大问题。我认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自我设限问题。不少干部群众每言丽水必言“浙江的西藏”,是“欠发达地区”;一说比较,自动对标“衢州”。境界上缺乏高位标杆意识,思想上缺少“人家行、我也行”甚至“我更行”的气魄。丽水经济落后不可怕,思想落后才可怕,干部群众思想的落后恰恰是丽水跨越式发展的最大短板和最大阻力。二是畏缩不前问题。表现在安于现状,小成即安,小进即满,清风明月,感觉良好。有的干部“二线意识”强烈,五十出头就放平心态、坐等退休。有的认为工作领域处处是雷区,明哲保身为上,工作慢慢来,不敢想、不敢闯、不敢拼。工作边界不清的,就放一放、看一看、等一等;没有明文规定是其职责的,就坚决不碰。


  心有多远,行有多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要按照古人“取法其上,得乎其中;取法其中,得乎其下”的思路,把眼光放得远一些,目标定得高一些,有干大事的气魄、创大业的胆识、谋求大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解放思想是推动发展的重要法宝。丽水发展要跨越,思想必须先跨越。面对种种弊端,展开一次解放思想大讨论实有必要。认真反思在落实中心工作上,有没有“用尽全力”,有没有给工作拖后腿,有没有给主力军帮倒忙,重点解决跨越发展的内因问题,把全市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市委决策部署上来。让各部门不自我折腾、不互相折腾,既能勇当主力军,也能甘当服务队;使广大党员干部放下思想包袱,解除精神枷锁,把工作精力汇聚在主战场,沿着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竞争赛道,快速奔跑起来。


  三、“跨越式发展”必须坚持厉行“丽水之干”


  市委提出要以“丽水之干”担纲“丽水之赞”,“用尽全力跳起来摘桃子”,奋力实现丽水跨越式发展。我们必须要以“五个新”来践行“丽水之干”。


  一是思想建设要有新高度。统一的思想认识是丽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基本前提。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没有全市党员干部群众众志成城、万众一心,我们绝难将全市上下力量拧成一股绳,绝难抒发出千钧伟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扬忠诚使命、求是挺进、植根人民的浙西南革命精神,以非常之功行非常之事。


  二是赶超标杆要有新定位。作为“两山”理念重要萌发地的丽水,绝不能躺在既有功劳簿上接受各方的美誉,全市上下都应有清醒的认识——丽水仍然是浙江最落后的地区。若不安于现状,必须要有赶超的新目标。无论县(市、区),还是各部门,都应树立自己的追赶标杆,优先使用与标杆对比的考评结果,既比纵向,又比横向,既比增量,又比排名。


  三是实干担当要有新要求。丽水之干,关键在“干”。“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不干”,跨越式发展只能成为空谈。干则要干实,否则就是虚干,就是形式主义。历史的教训一再告诫我们,形式主义不但内耗巨大,而且严重影响士气。因此,必须坚决摆脱形式主义,重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市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大力推进“双招双引”战略举措,把最好的人才、最足的资金、最强的力量汇聚到这个主战场。


  四是开拓创新要有新突破。创新的意义无须多言。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温州时曾说,“温州这个金字招牌,是创新的结果……失去了创新,温州也就失去了特色和活力”。对丽水同样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温州扬名海内,这是与创新分不开的。要创新就要坚决与循规蹈矩说再见,鼓励创新必须制造创新的肥沃土壤、营造创新的自由环境、留下创新的优秀人才、建设创新的灵活机制。


  五是服务意识要有新提升。丽水的跨越发展,其核心是经济的跨越发展。而经济的跨越发展则离不开优越的营商环境。在全国上千座城市的竞争中,没有不重视营商环境的。丽水在“双招双引”中要想异军突起,绝不能缺少了发自肺腑的服务意识。可以说,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已成为城市竞争的关键因素。


[ 返回首页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