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调查研究 助力丽水发展
——丽水市政协提高调查研究水平有效助力侨企化解困境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是政协各项工作的基础,加强调查研究能力建设,是丽水市政协工作的重中之重。近年来,丽水市政协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抓作风转变,强调查研究,助力丽水发展。陈瑞商主席多次强调,要坚持以毛泽东调研理论为指导,改进选题方式,重视调研组织,讲究调研方式,写好调研报告,抓好调研成果转化和落实,努力做好实事、做实好事。2018年,聚焦侨资企业发展,解剖全市21家典型侨资企业,开展了“侨资利用典型案例剖析及启示”课题调研,有效破解了我市侨企落地及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取得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华侨和在丽侨资企业的强烈反响和赞誉。
一、侨资利用调研的做法
一是紧扣中心选课题,谋定后动。丽水是全国著名侨乡,不少华侨响应“浙商回归”号召回乡投资兴业,但遭遇到诸多投资困境长期没有得到解决。2018年3月,丽水市政协在对市内侨资企业认真分析梳理的基础上,确定了涵盖莲都、青田、庆元、遂昌、开发区等县(区)域,成功、失败、签约后落地难、落地之后发展难等四类性质的21家侨资企业为对象,组建课题组开展调研,以求“破解侨企发展困境”。
二是深入一线问症结,研精覃思。念好“实”“究”“策”三字经。着眼事“实”,调研组逐个走访21家侨资企业,召开情况通报会或座谈会32个,组织当地政府与侨资企业沟通对接会8个,用周密的调查了解我市侨资企业发展的实际。强调研“究”,坚持问题导向,扑下身子,坚持用自己的眼睛看最真实的情况,用自己的耳朵听最真实的声音,比如为解浙江亨享生态农业(樱桃观光园)项目的建设情况,调研组乘坐两三个小时崎岖山路的车程只为看十分钟的种植现场;为佐证庆元大洋湖生态养生(养老)休闲度假项目历史成因,调研组向项目最初的工作人员求证,跨部门比对原始材料,凌晨一两点还在查看档案资料,只为清晰项目招商的最初事实情况,找到项目“本源”。精准谋“策”,调研中密切关注并区分不同侨企的不同困境,瞄痛点着眼破困局,综合法律、事实、情理等方面综合分析,因企制宜提发展建议。
三是解剖麻雀深研究,“集”思广益。课题调研中,调研组一一走访调研对象,按照“白天调研、晚上分析、共商共议”的方式,适时邀请专家学者参与,先后召开讨论会达到50多次,邀请20余位专家,约谈20多位委员,对每一家调研对象的困境开展分析讨论,既注重了解每个个体侨企的现实情况,又强调归纳总结方法运用,找出了地方政府层面、侨资企业本身的共性问题。
四是调研成果重成效,主次分明。本次调研,最后形成了一份主报告、一份内参式报告、十一份侨资利用典型个案剖析,共约4.5万字的调研成果,从多层面为侨资企业发展困境的化解提供了较为有效的思路。
二、侨资利用调研的成效
一是为完善政策提供决策参考。系列调研成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纷纷作出批示。市委统战部、市发改委等部门研究出台侨资利用的文件、完善涉侨服务政策。市委书记胡海峰在全市“两山”发展大会、全市港澳台侨列席代表座谈会等场合上,多次强调要让丽水“华侨”元素成为我市践行“两山”理念、推动高质量绿色发展的三把“金钥匙”之“问海借力”中的重要力量。市委统战部、市发改委等部门正在进一步研究出台侨资利用的文件、完善涉侨服务政策。
二是切实推动了部分侨企发展的困境化解。丽水华侨城项目成功落地,丽水绿氟科技有限公司顺利实现融资,安派科生物医学科技(丽水)有限公司闲置土地回收协议有效达成,丽水紫荆城文化休闲养生旅游开发项目正在研究推进方案,丽水天源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缙云黄帝祠宇项目被纳入县政府限期化解项目,庆元县大洋湖生态养生(养老)休闲度假区项目进入协商解决阶段等等,丽水侨资企业的发展难、落地难境况得到有效改善。
三是课题调研形式和调研成果持续发挥效用。内参式调研报告被转化为政协大会发言,引起海外委员和列席代表强烈共鸣;市委书记胡海峰当场批示:侨资侨企侨商是我市的传统特色优势,也是未来发展大可倚重、大有可为的战略力量,是亟待开发调动的积极因素。为此,对侨资企业的引进及后续发展应给予高度特殊重视和帮助,让特色优势转化为发展的显性优势;3位市委常委就大会发言落实专门批示;调研报告转化为提案后被列为重点提案,由市委常委、统战部长领办;同时,调研成果被《浙江日报》以内参的形式报送领导参阅,精耕细作的调研形式和成效被作为正面作风建设案例得到丽水媒体关注。
三、侨资利用调研的启示
一是丽水政协工作调研工作基础扎实,创新潜力大。调查研究就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更是政协开展工作最重要的履职能力之一。一直以来,丽水市政协高度调查研究工作,从提案到协商,从监督到议政,丽水市政协委员和各民主党派、各参加单位一直通过调查研究了解民意、掌握实情,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三大职能。尤其是四届政协以来,专门开展了“加强调研能力建设年”活动,认真学习贯彻毛泽东同志调研理论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工作指示,兴起了调查研究之风。近三年来,丽水市政协运用调查研究工作方法,努力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开展了如《推进生态农业精品化》《低丘缓坡开发利用》《加快推进千亿级生态休闲旅游业发展》《台湾农旅融合对丽水的启示》等四十多个专题调研,建言成效好,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本课题的调研成功开展并取得显著成效,奠定了坚实的工作基础。
二是丽水政协运用调查研究助力丽水发展,可以大有作为。当前,丽水正处在实现高质量绿色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解决的问题多,需要研究的课题多,发挥调查研究作用的机会多,政协运用调查研究创新服务地方发展的潜力大。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发展新要求,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要紧扣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紧扣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本调研课题富有成效,根本原因在于选题精准回应了人民群众的诉求,充分用好了“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使之成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方法和钥匙,同时在调研过程中,科学深入“接地气”,沉到基层“懂风气”,维护和实现了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三是政协运用调查研究提升建言质量,关键是要做到精准精细深入。精细做调研,高质量建议,是新时代对人民政协工作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研究、思考、确定全民深化改革的思路和重大举措,刻舟求剑不行,闭门造车不行,异想天开更不行,必须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次课题调研之所以取得成功,就在于深入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调研组坚持身到、眼到、耳到、口到、心到、手到,做到“身入”基层,“心至”群众,和群众坐同一条板凳,以解决实际问题的成效为衡量标准,对调查获取的大量材料,勇于在深入研究上下功夫,按照对症下药、辩证施策的路子,找到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精准性的正确解决方法,见证着政协为丽水经济社会发展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的铿锵足迹,体现出调研作为发展助力的成事之功。
四是政协运用调查研究实现有为有位,在于始终要着眼于解决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人民政协位置超脱、智力荟萃的特点,决定了政协调研工作可以心无旁骛,可以充分了解群众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绪,可以始终坚持问题和目标导向,把“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当前提,当作“底气”和“压舱石”,做到实事求是,发现问题;辨伪存真,分析问题;科学充分,论证问题;扎实高效,解决问题。本次调研,调研组做到了面向基层、深入实际,带着问题开展调研,从调研前的资料收集到调研过程中的基本情况摸底,从摸清不同侨资企遭遇到的困境到后续调研论证,整个过程都能直面问题开展针对性地研究分析,不断运用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具体与抽象等方法,进行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深入分析,着眼问题的解决去找制约因素和关键症结,才有了《侨资利用典型案例的剖析》,为地方政府化解侨企发展困境给出了有充分参考价值的化解建议。
五是调查研究工作是丽水政协干部展现新时代政协新样子的重要载体。省政协葛慧君主席强调,要对标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新方位新使命,把新时代人民政协的政治责任担当起来、把新时代人民政协的价值作用发挥出来、把新时代人民政协的履职能力提升起来、把新时代人民政协的为民情怀体现出来、把新时代人民政协的精神风貌焕发出来,努力做到思想受洗礼、能力再提升、作风新转变、工作大推进。丽水政协干部以勤字当头,以奋发进取树形象,以实干作为立样子,调查研究工作杜绝“清谈”,及时拿出科学可行的对策建议。本次课题的成功,与以往的调研课题相比,不管是前期谋划付出,还是调研期间的深入性或者后期的分析研究,工作量都大大增加,不少问题都是通过反复多次的调查研究得到搜集、得以分析,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对策建议,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这一切得益于领导重视、亲力亲为的榜样力量,得益于调研组全体同志的干事激情,正是这种崇尚实干、勤字当头的政协新样子和政协干部的精神状态,确保了本次调研的实效,在为群众多干事、为国家干成事中展现了政协作为、彰显了政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