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长廊 >> 往事勾陈

丽水流上海 书画两地情

  应上海市长宁区政协的邀请,1990年元旦,丽水地区九县()政协为纪念设州建县1400周年联合举办的《处州山河》书画展在上海美术家画廊展出。这簇在偏远的山区土生土长的小花束以她独具的风姿在我国的第一大都市迎来了九十年代的第一天。 

  处于浙南山区的处州——丽水,昔为浙江十一府之一,可谓历史悠久山青水丽。但作为书画艺术,她远没有自己的土特产香菇木耳、青田石雕、龙泉青瓷宝剑那样名扬四海、闻名遐迩。与祖国源远流长的书画艺术这棵根深叶茂枝硕花繁的参天大树相比,她充其量不过是一叶尚未舒展的嫩绿幼芽,一颗含苞待放的花蕾。正因如此,她急切需要吸取茁壮成长所必需的养份,盼望着书法名家和丹青能手们为她扶持指点。于是她含着羞涩、带着希望,闯进了上海滩。 

  上海人是热情的。就在丽水地区政协工委金宝善副主任和部分书画作者到达不久,长宁区政协的同志就带着他们拜访了著名书画家刘海粟、君稥、唐云、沈柔坚、吴青霞、胡问遂、吕蒙等十余位先生,并在人力、物力上给予了支持。区政协书画社还特地举行欢迎会,场面令人感动。在1230日举行的简朴开幕式上,出乎意料地迎来了上百名党政领导和书画界的知名人士。长宁区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的主要负责人,上海市政协领导、《联合时报》社总编和在丽水工作过的老革命、丽水籍在沪工作的老同志舒文、肖车、傅进军、宣恩金、熊瑞祥等以及上海书画界名人吴青霞、胡问遂、杨可扬、翁逸之、徐昌酩、岑久发等一批老先生也不顾高龄参观了展览。丽水的作家们感慨万分。是啊,一个小小的山区书画引起了上海这个大城市各界人士、诸多名流的重视和关怀,怎能令他们不激动呢!连展厅的管理人员都感到诧异,连说:“这种情况从未有过。” 

  开幕式在热情洋溢的气氛中进行着。丽水地委徐嘉木副书记和政协工委金宝善副主任向来宾们介绍了丽水地区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近年来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所取得的成就。长宁区党政领导对这次两个地区的文化交流和政协联谊活动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当年在丽水工作的老同志们念念不忘丽水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对革命事业无私的支持和贡献。他们回顾当年的丽水贫困落后,欣闻如今的巨大变化,心情格外激动。书画界的老前辈们则高度赞赏丽水山区的同行们在艰苦的条件下自强自力,奋发蹈砺,取得了不平凡的成绩。他们认为展出的作品无论雄浑与柔美,豪放与娴婉,拙朴与华彩,都气韵不俗,很有特色,在传统的基础上锐意创新,给了他们很大的启发。著名画家刘海粟的侄子刘卓如先生还建议“处州山河”书画展到全国各地去巡回展出,让全国都知道浙江有个处州丽水。 

  参展过程中,各界人士对展览作了认真的评价。他们对每幅作品的构图、意境、章法、着色、结构、用笔等都发表了看法,并与几位作者坦诚地交换意见。几位八十高龄的老先生还不顾年事已高、交通拥挤,冒着寒风多次来到展厅,拳拳之心,令人五内俱热。 

  展览结束时,两地政协与书画家又一次举行座谈,对这次“处州山河”书画展的圆满成功再次表示了肯定。书画家们畅谈了各自在创作中的体会,互相勉励,互相促进。会后两地画家挥毫合作“迎春图”,用色彩和笔墨将长宁、丽水遥距千里的情谊酣畅淋漓地表现在一幅宣纸之上。 

   

 (作者系莲都区政协退休干部)

    

[ 返回首页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